里皮痛批中国足球二十年无进步,青训体系重建刻不容缓

xiangfeng

前中国男足主帅、意大利名帅马尔切洛·里皮在接受外媒采访时,对中国足球现状发出尖锐批评:“中国足球的水平似乎退回到了20年前。”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国内外足坛热议,也再次将中国足球长期积弊的“青训薄弱、急功近利”等问题推向舆论中心。

里皮的“倒退论”:从希望到失望

2016年至2019年,里皮曾两度执教中国男足,期间率队征战世界杯预选赛和亚洲杯,一度让球迷看到短暂希望,他在离任时直言“中国足球缺乏长远规划”,如今再度发声,更以“倒退20年”形容现状,里皮指出,尽管中超联赛曾因“金元足球”吸引大牌外援,但本土球员的竞争力不升反降,“年轻球员的基本功和战术意识甚至不如上一代”。

里皮痛批中国足球二十年无进步,青训体系重建刻不容缓

青训断层:二十年未解的难题

里皮的批评直指中国足球的核心痛点——青训体系,对比邻国日本、韩国,其职业联赛与校园足球、梯队建设紧密联动,而中国足球长期依赖“归化球员”和短期集训,忽视基层培养,据统计,中国注册青少年球员人数不足日本的1/10,许多地区甚至缺乏正规青训场地,前国脚范志毅也曾感叹:“我们输越南不是意外,而是青训欠债的必然结果。”

急功近利的恶性循环

“金元时代”的中超虽短暂繁荣,但天价转会费和薪资泡沫掩盖了本土球员成长空间被挤压的现实,随着资本退潮,多支球队解散,联赛水平下滑,进一步暴露人才储备的匮乏,里皮强调:“足球需要耐心,但中国总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。”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,导致政策频繁变动(如U23政策朝令夕改)、青训大纲难以延续,最终形成“越输越改、越改越乱”的怪圈。

重建之路:从“模仿”到“扎根”

里皮认为,中国足球需借鉴欧洲成熟的青训模式,但必须结合本土实际,德国用20年改革青训体系终获世界杯冠军,卡塔尔通过阿斯拜尔学院长期投入培养出亚洲杯冠军队伍,反观中国,校园足球与社会俱乐部脱节、教练员水平参差、选拔机制不透明等问题仍需系统性解决。


里皮的“倒退论”是一记警钟,中国足球若想真正进步,必须放弃“速成”幻想,从扩大青训人口、完善竞赛体系、建立专业管理团队等基础工作做起,否则,下一个20年,恐将重蹈覆辙。

目录[+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