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4日,中国足协正式公布了2023赛季职业联赛准入名单,中超、中甲、中乙三级联赛共48家俱乐部通过审核,获得新赛季参赛资格,中超16家俱乐部全部过关,但中甲、中乙仍有4家俱乐部因欠薪或运营问题未能达标,被迫退出职业联赛舞台。
中超全员过关,稳定性提升
本次准入审核中,中超联赛的16家俱乐部均符合准入标准,包括此前传闻存在资金困难的广州队、深圳队等,足协在公告中强调,各俱乐部需严格遵守“按时解决欠薪”的承诺,否则将面临扣分甚至取消资格的处罚,这一结果反映出中超整体运营趋于稳定,但财务健康问题仍是长期挑战。

中甲、中乙4队退出,欠薪成主因
中甲和中乙联赛共有4家俱乐部未通过准入,包括中甲的新疆天山雪豹和中乙的湖南湘涛等,这些俱乐部或因长期欠薪、或因无法提交合规材料,最终失去参赛资格,足协表示,退出俱乐部的球员将获自由身,并可优先加盟其他球队,以保障球员权益。
准入标准趋严,足协强调“可持续发展”
近年来,足协逐步提高准入门槛,要求俱乐部提交财务报告、青训梯队证明等材料,并严厉打击“阴阳合同”和欠薪行为,此次审核中,部分俱乐部因梯队建设不达标或场地不合格被限期整改,足协主席陈戌源表示:“职业联赛需回归理性投资,未来将重点监管俱乐部财务健康。”
球迷反应:有人欣慰,有人唏嘘
对于准入结果,球迷态度两极,中超球迷对联赛完整性表示满意,但中甲、中乙球迷则对家乡球队退出感到遗憾,新疆天山雪豹球迷会发文称:“七年坚守终落幕,希望未来还有重逢之日。”
新赛季展望:生存与竞争并存
随着准入名单敲定,2023赛季中超预计于4月开赛,中甲、中乙也将陆续启动,在“后金元时代”,如何平衡竞技水平与俱乐部生存,仍是足协和各方需要面对的课题。
足协此次公布的准入名单,既展现了职业联赛逐步规范的决心,也暴露出低级别联赛的生存困境,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,仍需在制度完善与市场化运营中寻找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