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与塞尔维亚,钢铁友谊跨越山海

xiangfeng

在欧亚大陆的两端,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友谊历经时代变迁,却始终坚如磐石,从历史纽带、经济合作到战略互信,两国关系被习近平主席称为“钢铁友谊”,成为国际关系中互利共赢的典范。

历史渊源:风雨同舟的伙伴

中国与塞尔维亚(前南斯拉夫)的友好交往可追溯至20世纪中叶,1955年,南斯拉夫成为首个承认新中国的东欧国家之一;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,中国坚定反对霸权行径,赢得塞尔维亚民众的广泛敬意,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时,专程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烈士,进一步深化了两国情感纽带。

中国与塞尔维亚,钢铁友谊跨越山海

经济合作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标杆

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的重要合作伙伴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积极响应者,近年来,两国合作成果丰硕:

  • 基建联通:匈塞铁路(贝尔格莱德-布达佩斯)是中国在欧洲的首个高铁项目,将缩短两地通行时间至3小时;
  • 产业投资:河钢集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,使其从濒临破产跃升为塞尔维亚最大出口企业;
  • 贸易增长: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60亿美元,中国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贸易伙伴。

战略互信:多边舞台上的默契

在国际事务中,中塞相互支持核心利益,塞尔维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中国则支持塞方在科索沃问题上的主权立场,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,中国向塞尔维亚首批提供疫苗援助,武契奇总统亲赴机场迎接并亲吻五星红旗的画面感动两国人民。

人文交流:民心相通的桥梁

从贝尔格莱德的孔子学院到塞尔维亚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潮,文化交流日益密切,2024年,两国互免签证政策正式生效,旅游与民间往来迎来新高潮,塞尔维亚篮球明星约基奇在中国的高人气,也成为体育外交的生动注脚。

面向未来的“钢铁友谊”

面对全球格局演变,中塞关系展现出“小而美”的韧性,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“中国是塞尔维亚最可靠朋友”的表态,到中国将塞视为“17+1合作”关键支点,两国正携手书写跨越山海的新篇章,这份友谊,不仅是利益的结合,更是价值观的共鸣——坚持独立自主、反对强权政治,为世界提供了平等互信的相处之道。

(全文完)


备注:文章可根据需要补充具体数据或最新事件(如2024年合作进展),以增强时效性。

目录[+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