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NBA的历史上,钱德勒-帕森斯(Chandler Parsons)的名字总是伴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标签:他曾是火箭队冉冉升起的“高富帅”,凭借俊朗的外形和全能身手成为球迷宠儿;却也因频繁的伤病和争议性合同,被戏称为“最贵玻璃人”,他的职业生涯如同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,折射出职业体育中天赋、机遇与风险的复杂交织。
火箭时期:草根逆袭的“高富帅”
2011年NBA选秀大会上,帕森斯在次轮第38顺位被休斯顿火箭选中,彼时,这位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白人前锋并不被看好,但他很快用表现打破质疑,2013-14赛季,他场均贡献16.6分5.5篮板4助攻,三分命中率高达37%,成为哈登身边最可靠的锋线搭档,凭借阳光形象和场上表现,帕森斯被中国球迷亲切称为“帕帅”或“高富帅”。

关键转折:2014年季后赛首轮,帕森斯面对开拓者G6砍下26分,险些带队逆转,虽最终败北,却为他赢得了生涯第一份大合同——小牛(现独行侠)3年4600万美元的报价。
达拉斯与孟菲斯:伤病与合同的拉锯战
转投小牛后,帕森斯的数据(15.5分4.8篮板)看似稳定,但膝盖伤势开始频繁侵袭,2015-16赛季,他因右膝手术仅出战61场,更令人唏嘘的是,2016年灰熊以4年9480万美元的顶薪签下他,却彻底陷入“签约即伤病”的魔咒:
- 2016-17赛季:因左膝半月板撕裂仅出战34场;
- 2017-18赛季:右膝再次手术,赛季报销;
- 2019年车祸重伤:一场交通事故导致脑震荡、颈椎间盘突出,彻底终结其职业生涯。
争议焦点:帕森斯在灰熊的四年仅出战95场,场均7.2分,却领走近1亿美元薪水,成为NBA历史上“最亏合同”的典型案例之一。
生涯启示:天赋、运气与职业规划的博弈
- 伤病摧毁一切:帕森斯的案例印证了职业体育的残酷——即使拥有顶级天赋和努力,伤病仍可能瞬间改写剧本。
- 合同与价值的反思:NBA球队对“潜力股”的盲目投资风险巨大,灰熊的教训促使联盟更谨慎评估球员健康史。
- 场外人生:退役后的帕森斯转型为投资人,涉足电竞、房地产等领域,展现了运动员生涯之外的另一种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