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罗地亚与俄罗斯,历史纽带下的现代博弈

xiangfeng


克罗地亚与俄罗斯,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欧盟成员国,一个横跨欧亚的全球大国,看似地理距离遥远,却在历史、政治、经济等领域存在微妙的联系,从斯拉夫文化的共鸣到能源合作的博弈,两国关系既承载着传统友谊的痕迹,也面临着国际格局变迁的挑战,本文将从历史渊源、当代合作与分歧、未来前景三个维度,解析克罗地亚与俄罗斯的复杂互动。


历史纽带:斯拉夫文化的共鸣与政治疏离

  1. 文化根源的亲近
    克罗地亚与俄罗斯同属斯拉夫民族,语言、宗教(东正教与天主教)和传统习俗的相似性为两国奠定了文化认同基础,19世纪,部分克罗地亚知识分子曾将俄罗斯视为“斯拉夫兄弟的保护者”,对抗奥匈帝国的统治。

    克罗地亚与俄罗斯,历史纽带下的现代博弈

  2. 冷战时期的对立
    二战后,克罗地亚作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,在铁托领导下推行“不结盟运动”,与苏联保持距离,尽管同属社会主义阵营,但南斯拉夫的独立路线导致两国关系冷淡,1991年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期间,俄罗斯虽未直接介入,但被克罗地亚视为“亲塞尔维亚”的一方,埋下政治隔阂。


当代关系:能源合作与地缘博弈

  1. 经济合作的亮点

    • 能源依赖:克罗地亚虽加入欧盟,但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,2017年,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(Gazprom)曾与克罗地亚签署长期供气协议。
    • 旅游业与投资:俄罗斯游客曾是克罗地亚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重要客源,而俄资也涉足克罗地亚的港口和基建项目(如里耶卡港)。
  2. 政治分歧的加剧

    • 欧盟立场与乌克兰危机: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,克罗地亚作为欧盟成员国支持对俄制裁,两国关系转冷,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,克罗地亚进一步追随欧盟政策,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,并谴责俄罗斯“侵略行为”。
    • 巴尔干影响力的竞争:俄罗斯试图通过支持塞尔维亚强化在巴尔干的存在,而克罗地亚作为地区大国,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和欧盟一体化,与俄形成战略对冲。

未来前景:在对抗与合作间寻找平衡

  1. 能源转型的挑战
    克罗地亚计划通过液化天然气(LNG)终端和绿色能源减少对俄依赖,但短期内仍需务实合作。

  2. 地缘格局的制约
    若俄乌冲突长期化,克罗地亚将被迫深化与西方阵营的绑定;但若局势缓和,两国或重启经济对话,尤其在旅游和农业领域。

  3. 文化外交的潜力
    民间交流(如音乐节、学术合作)和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对话,可能成为缓和关系的“软性纽带”。



克罗地亚与俄罗斯的关系,是斯拉夫民族情感、现实利益与国际政治博弈交织的缩影,在欧盟框架下,克罗地亚的对俄政策难有突破性调整,但历史渊源和能源需求仍为两国保留了一丝合作空间,双方如何在对抗中管控分歧、在竞争中挖掘共同利益,将考验两国的外交智慧。

目录[+]